欢迎访问湖南省邵阳市残疾人联合会

开启辅助工具 | 回到首页

每周一星 |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康煌的逆风人生三部曲

发布:邵阳残联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2日 浏览人数:[0] 打印

1969年,康煌出生在邵阳县七里山农场木铎村的一个普通农家。1991年寒冬,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导致他的左腿终生残疾,让这个22岁的年轻人骤然坠入黑暗。然而,生活的磨难并未击垮他——为了替年迈的父母分担农活,他咬牙挺直脊梁,在烈日灼烧的双抢季节,拖着残疾的身躯,硬是一肩挑起120多斤的稻谷。汗水浸透衣衫,假肢磨破皮肉,可他每一步都走得稳如磐石。

体坛上,田径赛场的冠军

1993年10月,邵阳县残联领导到康煌家了解情况,看到他被风霜雨雪磨砺、被困苦劳累锻炼的结实身体,建议他往残疾人体育方向去努力,并亲自把他送到新宁县“邵阳市残疾人业余体校”试训半个月。他因初次搞体育,不堪训练的苦累,全身腰酸背痛,手肿脚胀。但是,困难并没有令他退缩。在训练场上,不管是天晴还是下雨,他咬着牙一个劲的练,在他眼里、心里、没有泪水,只有拼搏。幸运之神没有忘记付出汗水的人。1994年3月,康煌顺利通过省残联、省体委的铁饼、标枪、铅球“三铁”测试后,因成绩好留在湘潭体育中心,跟已被中国残联、国家体委初选的残疾人运动员一起接受正规训练。6月初,他被国家体委、中国残联正式选为第六届远南运动会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和来自全国各省的残疾人田径运动员到北京体育大学集中专业训练。在北京集训时,他左肩锁骨曾因车祸断裂,做手术固定的二根长7厘米的钢针,因经常大运动量训练杠铃、哑铃等重器械时,左肩疼痛不止;他从不跟教练说,只是一个人忍着。有一次,他左肩发炎,流出了脓汁。训练时,教练看到了,陪他到医务室做X光片检查,原来二根钢针在肩锁骨里断成了四根。医生告诉教练,必须立即做手术,把钢针取出来,否则还会严重。教练找他谈心,要他回湖南家乡做手术,他没答应,如果一回家,可能意味着就会失去这次比赛。他恳求教练让他继续留在队里,暂时不做手术,以后注意些,只用右手练力量。在他真诚的恳求下,教练没有把他情况上报田径队领导,让他继续留在北京训练。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4年9月初,在第六届远南(亚残)运动会上,康煌顽强拼搏夺得一金二银的好成绩,被国家体委、中国残联评为“国家优秀运动员”,获评团省委、团市委“新长征突击手”荣誉。

之后20余年,虽然年龄不断增长,但他随时听从召唤出征国家、省级等各项残运会10余次,共获金牌12枚、银牌6枚、铜牌3枚,为省、市争光。

岗位上,敬业奉献的“标兵”

机遇改变人生。1996年9月,因在体育运动上的突出成绩,康煌被邵阳县委、县政府指令性安置到县房产局工作。作为一名残疾人,要做好一份正常人的工作,确实不容易。但是,他没有请求局领导特殊照顾,坚决服从局党组的安排,高兴地来到乡镇房管所做了一名房管员。在工作中,他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赢得了局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

2010年10月初,康煌参加全省第八届残运会回来,所里全年目标任务离房管局要求还差一大截,而且距离年终关账只有1个多月。怎么办?他和所长分组行动,通过勤走、钻研、创新等举措,他这小组近2个月完成了11万元房屋颁证规费,为全所任务完成起了至关重要作用,赢得同事们和局领导的高度评价。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2005年初,他因工作出色从乡镇调入到局法制股;2008年,被任命为副所长;2011年,被任命住宅维修资金管理中心副主任;2016年,他调入县自然资源局。工作职务多有变动,但多次荣获县政府“嘉奖”,还被评为市“自强模范”。

2017年2月,康煌被抽调到县委宣传部文明办工作,负责文明城市建设宣传、文明培育工作,担任宣传组长。在工作中,撰写文明城市建设新闻报道、典型树立,同时,努力挖掘培育湖南好人、邵阳好人、省市最美志愿者、市县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他将助残爱残的先进典型肖桂娥成功推荐评为全省助残最美志愿者、全省学雷锋最美志愿者;将不离不弃照顾二名重残儿子的李艳英成功推荐评为湖南好人;将尊老爱老关心重度残疾人蒋国云成功推荐评为湖南好人。2023年,工作出色的他获评“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标兵”称号。

文坛上,新闻宣传的“骨干”

“人总是有精神的,一个民族也是有精神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就是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努力进取,这种精神就体现在你们的身上……”。1994年9月,江泽民总书记接见康煌所在的中国第六届远南残疾人体育代表团成员时,说过的这句话,一直激励着他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的前进、拼搏、向上。如何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为社会创造价值、为国家做出贡献,实现人生新的价值呢?

他一直在寻找。 2004年初,康煌购买了《当代新闻采访》《新闻价值判断》等十几本新闻写作理论书籍。上班时,他把书带在身上,空闲时就看;下班时,在书房如饥似渴地看、写。然后,凭着一股执着写作精神,他的稿件陆续在邵阳日报、邵阳晚报发表。其中,他以新宁县残疾人运动员雷丽萍克服伤痛、刻苦训练的真实题材,写出《十年拼搏,梦园奥运》文章,在《邵阳日报》头版头条发表,感动无数人。他终于找到了写作的价值,文字的意义。

近年来,康煌将宣传报道的重点放在关爱和帮助弱势群体上。他在偏远乡镇郦家坪镇采访时发现一个孤儿小学生随爷爷住在危房里的帐篷中,同情心由感而生,随后发表了一篇报道,引发社会关注,政府帮他们建起了新房,众多爱心单位和爱心人士纷纷捐款捐物。还有塘田市镇一对姐弟,母亲已经病逝,父亲又患癌症,康煌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联合新闻媒体的朋友,为这对姐弟发起爱心倡议。通过新闻报道和网络传播,这个特殊家庭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捐款超过10万元。这些善款不仅缓解了姐弟父亲的治疗压力,更为两个孩子撑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

康煌在各级报刊杂志、网络媒体发表文章500余篇,在《湖南日报》头版头条发表新闻7篇,在《邵阳日报》头版头条发表报道15篇,有多篇论文获省、市、县优秀论文奖。他连续多年获《邵阳日报》“优秀通讯员二等奖”;连续10余年获县委、县政府“新闻报道特别奖”等荣誉称号。有领导高度评价他:“现在,他是邵阳县业余通讯员的‘骨干’,也是在市党报党刊发稿最多的业余记者之一,为宣传全县的经济、政治、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