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重点工作
(1)完成101户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目前已全部完工(改造经费户均5000元),已全部录入残联系统,完成率101%,工作进度在全市保持先进行列。
(2)完成0-6岁康复救助残疾儿童69人/共计480个月。目前已参加康复训练人数63人,累计完成69人,累计完成率150%。
经评价组抽查认定,合格率100%,优良率80%以上。中国网推介了北塔区以“小改造,大效应”为题的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经验。
二、2024年特色亮点工作
1、北塔区“医教康”融合基地
北塔区“医教康”融合基地由区教育局、残联、芙蓉学校共同打造,通过“医疗+教育+康复”模式,打破了医院式康复、幼儿园及学校康复等相互独立、各自为政的康复格局,为残疾儿童提供更加便利、更加高质量的服务。“医教康”融合基地在邵阳市率先探索特殊儿童康复服务模式,为特殊儿童提供了最贴合个人情况的治疗康复方案和教育服务,成为特殊儿童的温馨港湾。联合市妇幼保健院和宝庆精神病院专家分别在芙蓉学校、状元中学等开展中小学生心理普查工作10余场,20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心理测评。在学校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增加到66名,送教上门的特殊儿童减少到12名。在各类康复机构接受康复儿童83人,比三年前增长3倍。
2、北塔区残疾人友好社区、友好城区建设
北塔区残疾人友好城区建设工作,区委、区政府、残工委牵头,各部门各自职责、分工合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区人民政府制定了残疾人友好城区建设方案,印发了建设残疾人友好社区意见,将残疾人友好城区建设作为残疾人友好城区的基础工程。围绕六个友好目标实施六大举措,以平等参与、全面共享、共同富裕为特征的残疾人友好社区、城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创造一批具有北塔特色残疾人友好社区省级典型案例、典型经验。
3、系统推进残疾预防
2021年以来,北塔区系统推进残疾预防;2022年被评为全市残疾预防先进单位;通过全社会参与、全周期预防、全链条衔接,最大限度降低残疾发生率。注重重心下移、关口前移,部门联合、手段融合、资源聚合,努力实现残疾儿童康复覆盖最大化,康复启动低龄化,康复效果可视化。
4、引导残疾人涉足低空经济
为推动低空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残疾人劳动致富技能,联合启航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组织30余名残疾人开展无人机技术培训,将农业植保、地质勘探、空中摄影、物流运输等方面列入培训内容,积极动员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5、逐步形成科技助残新的突破平台
(1)建立“医教康”融合基地,目前配置全市最先进的AI心理测试仪、AI语言康复仪、骨密度测试仪等用于儿童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的筛查和干预,综合运用医疗手段、康复手段、教育手段,促进残疾儿童康复。
(2)系统推进残疾预防,广泛利用微信公众号、网络群发短信、现代视频技术、AI语音等手段,让残疾预防知识普及到全社会,努力做到“天天残疾预防日,人人防残有意识”。
(3)苗儿村听力残疾人刘光辉创办的光辉塑业厂引进智能化生产设备日产桶装水瓶盖十万余只,企业仅需两人就能正常运行。指导成立了凌航数字创业有限公司,为优化营商环境,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扩大残疾人企业产品销路和推销北塔特色农产品、特色酒类副食。
(4)区残联会同卫生健康、科技、民政、教育、妇联等部门以及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邵阳市妇幼保健院等市直医疗康复机构加大《3岁以下婴幼儿健康养育照护指南》贯彻落实力度。通过养育风险筛查和咨询指导、父母课堂、亲子活动、随访等形式,指导家庭养育人掌握科学育儿理念知识。